四大理由闡述反對廈門禁行電動車
來源: 發布時間:2008-11-05 09:57:30
1)廈門的城市發展并沒有達到私家車高度普及和公交車線路全天候全范圍覆蓋的程度,電動車是相當數量的低收入群體生活、工作的必備出行工具。
眾所周知,2008年的廈門工資水平和人均收入早已從10年前在全國名列前茅降至如今的中游水平,大量低工資收入者尤其是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制造業、服務業勞動者存在于廈門島內的湖里區和思明區。這些人群不可能購買得起私家汽車,他們的單位很多采用三班倒制度,上下班時間往往是公交車的停運時間,而且,這部分人群大部分居住在城鄉結合部,這些地帶也恰恰是公共交通覆蓋不足的地方。(事實上,廈門的公交車運載能力也無法承受增加這個群體巨大數量的負荷)所以,可以這么說,廈門島內的電動車存在是一種無法忽視的客觀現實,這種客觀現實的產生是以大量低收入勞動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為基礎的。
2)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電動車是勞動者人群生活與工作的必備出行工具之外,電動車也已經成為了許多服務行業的經營工具,成為了很多小企業小創業者的創業工具。
比如民營快遞公司、餐館外賣、五金電子加工類商店作坊、海鮮蔬菜、機票車票等等等。雖然這些“螞蟻雄兵”所創造的GDP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他們以很低的成本極大地便利了城市消費,加快了各行各業的物流效率,猶如人體內的毛細血管,微不足道但絕不可缺少。
3)現在廈門所謂的電動車所引起的交通亂象,其根源與其說是電動車引發的,不如說絕大部分是因為非機動車道被“消滅”所造成的。
當一條條新建的寬敞公路只有機動車道而沒有非機動車道的時候,勢必造成汽車、電動車和自行車混行,作為汽車駕駛員與自行車愛好者雙重身份的本人,為這種缺乏人性化的好大喜功設計而暗暗叫苦。這種設計,讓速度極不對稱的三種交通工具混合存在并駕齊驅,結果要么是令汽車速度淪為電動車自行車的速度造成道路擁堵,要么就是發生悲慘的交通事故。除此之外,電動車和自行車也可能因為缺乏專用車道而占用人行道,又產生了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路權的爭奪,同樣是危機四伏。
4)禁止比管理容易,但這不是“禁止”的理由。
放眼全國,無論是GDP或者收入,還是汽車數量都遠高于廈門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等經濟發達大城市,尚未有一個城市實行了市區全面禁行電動車制度。在海峽對岸的臺灣或是太平洋對岸的美國,電動車因為環保、節約出行成本和省力、速度適中的特點正逐步推廣開來。在此還要特別提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臺灣,以及美國法國等比廈門經濟發達的地區、國家,都至今保留著非機動車道。本人認為,這才是減少電動自行車相關事故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歡迎跟帖,歡迎拍磚,不歡迎掐架。
相關話題
- ·四大理由闡述反對廈門禁行電動車2008-11-05